技术突破喜讯
1日,我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传来喜讯。我国自主研制的“天琴一号”卫星,运用微牛级变推力冷气推进技术,实现了“无拖曳控制”的重大突破。这一成就犹如一颗新星在航天领域闪耀。它意味着我国在空间引力波探测领域取得了关键进展,所取得的成果值得大家共同关注。
何为无拖曳控制
简而言之,“无拖曳控制”技术旨在消除除引力之外的所有影响卫星运行的力。在太空之中,大气阻力、太阳光压等因素是导致干扰的主要因素。只有当这些干扰被消除,卫星方能进入“超静超稳”的状态,进而为空间引力波的探测创造条件。用形象的比喻,这相当于为卫星打造一个无“杂音”的纯净空间。
技术关键支撑
微牛级变推力技术对于实现无拖曳控制至关重要。科研人员对“天琴一号”卫星的微牛级推进系统在轨运行数据进行了详尽分析,结果表明,其核心技术参数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我国成功在轨验证了微牛级变推力冷气推进技术,成为继其他国家之后,全球第二个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
微牛级的神奇
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时的力量非常强大,与微牛级推进器完全不同。微牛级推进器在“微”字上做了很多文章。打个哈欠产生的推力,都比它大得多。微牛的力量几乎与一根头发丝的重量相当,但“天琴一号”的微牛级推进系统却能达到0.1微牛的分辨率精度,甚至能以1毫米头发丝的重量作为调整推力大小的最小单位,其精确度令人咋舌。
精确调节推力
微弱推力的作用主要是持续抵消太阳光压以及大气对卫星造成的干扰。这种干扰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有所差异,所以该系统在提供极小且精准的推力同时,还需具备精确的连续调节能力。“天琴一号”的微推进系统具备精确控制气体在1小时内均匀释放的能力,释放量仅1毫升,而且控制流量的阀芯移动距离不超过几十纳米。
冷气推进复兴
20世纪70年代,我国成功研发了首代冷气推进系统,该系统在轨道上得到了应用。之后,各种新型推进系统陆续出现,使得冷气推进系统逐渐退出了舞台。尽管如此,由于其推力稳定等优势,它依然受到新一代空间基础物理科学探测等任务的青睐。“天琴一号”是这一类任务的典型例子,而冷气推进系统则是搭建“超静低噪声”卫星平台时的首选技术方案。
大家对咱们国家研发的“微牛级变推力冷气推进技术”有什么看法?这种技术或许能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记得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